智创奖的评选流程坚持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原则,采用多阶段、分层次的综合评估体系,确保候选人或项目在学术创新、产业应用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得到全面、科学的审查。整个流程分为五大阶段:
一、提名阶段
智创奖面向全球开放提名,接受以下三类推荐方式:
机构提名:由全球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科技企业、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提交提名;
专家推荐:由来自数据科学、人工智能、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、院士或顶尖研究人员提名;
自主申请:符合条件的个人、团队或组织可通过官方网站自荐参评,需提交完整申请材料。
所有提名须于指定时间内完成,所提交材料包括候选人/团队信息、研究成果概述、技术应用案例、社会影响分析及推荐信等,内容需真实、准确、详尽。
二、资格审查阶段
由评审委员会秘书处进行初步筛选,以确保提名材料完整、符合参评类别的基本条件。主要审核要点包括:
材料真实性与完整性;
项目技术方向是否符合申报奖项要求;
特殊奖项(如青年奖)的资格限制(如年龄、职业等)。
不符合资格要求者将被取消参评资格。
三、初审阶段
通过资格审查的提名项目将接受三组评审专家的独立评分:
学术评审组:评估研究成果的理论贡献与创新性;
产业评审组:评估项目的应用前景、商业化潜力与行业影响;
社会评审组:考察项目对社会福祉、可持续发展及科技伦理的贡献。
各组评分采用100分制,综合得分排名前50%的项目晋级复审。
四、复审阶段
复审采用交叉评审机制,各评审小组对候选项目进行多维度、深层次的综合评价。复审方式包括:
深入分析书面申请材料与研究报告;
要求提交详细的技术演示文档或视频;
如有必要,安排在线答辩或现场汇报,以验证成果真实性与技术深度。
复审得分排名前30%的候选人/项目将进入终审环节。
五、终审阶段
终审采用“匿名投票+会议评议”的双轨制,确保评选公正且具备权威性:
匿名投票:所有评审委员依据评分与答辩结果,以不记名方式投票;
评审会议:针对存在较大分歧的奖项,由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深入讨论,最终裁定由荣誉主席主持。
获奖项目需获得不少于三分之二评委投票支持,方可获得智创奖荣誉。